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

赤柱


「赤柱」的名稱來由有三個說法:

1. 明末清初,這地方有棵很大的木棉樹,大風暴把紅葉都打落了,只剩下一棵大樹。太陽下山,遠看猶如一根紅色大柱。

 

2. 亦有人說這地方原本有棵大木棉樹,每當木棉盛放,漫天的紅,附近村民稱這棵樹「赤紅的柱」。

3. 最後一個說法是赤柱半島的山崗,泥土殷紅,朝陽照射,顯得紅彤燦爛,漁民更以此為航標,而「赤柱朝曦」更曾是香港十景之一。


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赤柱大街
赤柱大街近海灣一帶,西望有美麗的海景,東邊路旁有一列唐樓群,有酒吧、西式餐廳及賣手信紀念品的小商店。由於酒吧林立,也有酒吧街之稱。
 
赤柱市埸
赤柱市場環繞赤柱新街一帶,店舖林立,服裝、籐器、書畫及藝術品琳瑯滿目。


美利樓
美利樓建於1846 年,坐落金鐘花園道(即中銀大廈現址),用作當時駐港英軍的宿舍,是香港少數僅存的古歐陸式建築物之一,為極具歷史價值的古。1982年拆卸時,港府已計劃覓地將它重建,並將其三千多件花崗岩編上號碼;在1998年再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在赤柱重建,內部則闢作高級食肆,遊人可在此細覽遺,緬懷昔日歷史。
 


 
 
卜公碼頭
第一代的卜公碼頭位於現時交易廣場,1900年興建,1909年完成加建上蓋工程。此碼頭於1965年拆卸,頂蓋部份則遷往摩士四號花園內的露天劇場。
 

 
 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